中小企業主必看:財務困境中,銀行債務的迷思與解方!

核心問題:銀行債務優先級最低,為何最令人擔憂?

解答:連帶保證人制度,讓企業主的個人資產(包括房產、大部分存款)面臨巨大風險。這份深層的恐懼,讓許多企業主夜不能寐,即使債務屬於公司,個人財產也可能被追討,甚至導致個人破產,家庭生活陷入困境。

如果沒有擔任連帶保證人,即使公司破產,個人財產通常是受到保護的。

支付順序指南(危機時)

當公司面臨資金有限的危機時,經營者必須明智地分配資源。根據專業建議,您的支付順序應以維持公司核心營運為首要考量:

  • 最高優先:票據(如支票、本票) - 這是最關鍵的項目,因為即使延遲支付一天或一元,都可能導致「跳票」,嚴重損害企業的信用與未來發展。
  • 第二優先:供應商貨款、外包服務費及員工薪資 - 這三者被視為同等重要,因為它們是維持公司營運命脈的關鍵。若停止支付這些款項,供應商將不再供貨,外包商將停止服務,員工將不再工作,這會直接導致業務中斷,公司無法持續運作,最終可能走向破產。
  • 第三優先:房租、水電瓦斯費等各項營運費用
  • 第四優先:稅金及勞健保費用
  • 最後優先:銀行貸款 - 相較之下,即使延遲支付銀行貸款,通常不會立即影響業務的持續性。

因此,在資金極度緊繃時,優先確保企業的生存與運作,將銀行債務的支付順序置於最後,是更為理性的策略。

破產時,誰更「可怕」?

在考量公司破產清算等極端情況時,許多企業主最擔心的是銀行或稅務機關。然而,根據專業經驗,實際情況可能顛覆您的想像。

  • 真正的擔憂: 日常業務往來的供應商、外包商及員工。這是因為這些日常合作夥伴可能不熟悉法律規範,或其追討行為模式較難預測,甚至可能採取更具威脅性的方式。在破產情境下,律師甚至會建議企業主及家人暫時搬離住處,以避免這些對象的追討行為。
  • 相對理性: 銀行、稅務機關及消費金融公司在追討債務時,皆受到嚴格的法律規範(例如:過度放款法第21條、國稅徵收法等),其追討方式有所限制,不會出現電影或戲劇中暴力或恐嚇的場景。

了解這一點,有助於企業主更理性地評估風險,做出正確的支付決策。

解方:財務規劃與專業顧問

面對財務困境與數字焦慮,健全的財務報表是您擺脫連帶保證、贏得金融機構信任的關鍵。一份清晰且具說服力的財報,不僅能證明企業的償債能力,更是您與銀行協商的籌碼,讓銀行看到您的還款能力與經營實力。現在,許多金融機構對於解除個人連帶保證的要求已較以往開放。

  • 打磨財報: 不應為了節稅而犧牲財報的健全性。磨練財報,讓其反映真實且健康的財務狀況,是解除連帶保證的基石。目前全金融機構平均約有53%的融資已無經營者保證,地方銀行甚至達到7-8成,與十年前的12%形成鮮明對比。
  • 專業顧問: 一位專業的財務顧問能協助您釐清複雜的財務數字,優化您的財報結構,使其更符合銀行要求,提高融資機會。他們能為企業找到最適合的財務解方,讓您能更專注於業務發展,而非無盡的擔憂。
  • 不再獨自面對: 連帶保證是導致企業主對未來悲觀、裹足不前的主因。勇敢挑戰解除連帶保證,將讓您的經營更積極,並為未來帶來更多可能。

您的安心之選:我們的專業財務顧問服務

我們深知台灣中小企業主的困境與壓力,特別是面對數字時的無助感,以及對財務規劃的疑惑與焦慮。我們的財務顧問團隊,不只熟悉各項融資管道,更專精於協助企業梳理財報、進行精準的財務規劃,讓您的資金運用效率最大化,並有效降低個人風險。我們承諾,將以最專業、最貼心的方式,成為您身後的堅實後盾,讓您從此告別財務焦慮,安心擁抱企業的無限可能。讓我們的專業,成為您企業成長路上最堅實的夥伴。

加入好友

 
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