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公司真的快倒了嗎?別再只看虧損,關鍵其實藏在這裡!
📈中小企業主常見誤區:赤字=危機?不,這才是你該先看的數字!
你是否曾因公司一年出現赤字就夜不成眠,擔心資金鏈斷裂、被銀行貼上「高風險」標籤?
其實,赤字本身不代表公司即將倒閉,真正該關注的是——資產負債表(BS)上的「純資產」。
💥【案例一:百萬赤字也能安然無恙的公司】
某家台中製造業中小企業,2023年度虧損達新台幣1,200萬元。老闆一度想裁員自保。
但經由會計師檢視,發現該公司純資產仍高達8,500萬元,屬財務健全,短期赤字對企業無太大影響。
後續老闆重整產品線,並於2024年回到盈餘狀態,成功避開不必要的恐慌與錯誤決策。
🧠那麼,什麼是「純資產」?它為什麼這麼重要?
純資產 = 資本金 + 歷年累積盈餘(保留盈餘)
這是你過去每年一點一滴賺來的「財務緩衝墊」,也是你能夠承受多少虧損的極限值。
✅ 當純資產為正,即使連年虧損,公司仍屬穩定經營
❌ 一旦純資產轉為負值,則進入「債務超過」狀態,將成為破產啟動的法律依據!
📌【實用建議】老闆你該這樣看財報!
-
赤字 ≠ 立即危機
-
看損益表(PL)後,一定要對照資產負債表(BS)
-
定期追蹤純資產金額,評估能承受多少風險與投資空間
-
遇赤字先問:我的純資產還有多少? 再決定是否調整經營策略
🎯結語:懂財報的老闆,才能把握投資、避開危機!
許多老闆只看虧損數字,卻忽略純資產,導致錯失轉型或投資機會。
下次看到財報時,請記得問自己:「我的公司能承受多少赤字?」
答案,就寫在你的資產負債表上。
如需協助解讀財報、建立財務體質評估制度,歡迎與我們聯繫。
讓你不再被赤字嚇跑,而是成為看懂「限度額」的智慧經營者。
#企業貸款成功核貸的5 大關鍵
#企業貸款申請攻略,6步驟讓你輕鬆拿到資金